首页 | 收藏 | 联系我们

看今朝圆我航天梦——沈荣骏院士的人生轨迹

编辑:admin 时间:2016年04月11日 访问次数:3504

打印 | 关闭

(原文刊登于《卫星与网络》杂志20134月)

沈荣骏,1936年出生,安徽合肥人。航天系统工程战略科学家。航天工程管理与测控技术专家。1958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晋升为中将军衔。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七届、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沈荣骏长期致力于航天测控与航天工程管理的开拓应用,是我国航天测控网和电子对抗技术试验场建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为我国航天测控网的建设和中国航天测控网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进行了不懈努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1985年沈荣骏担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以来,直接组织指挥了五十余次火箭、卫星大型发射试验任务;开展并组织实施了中国航天走向国际市场的开拓创新,是中国航天走向国际市场的主要开创者之一;在加速国防科工委战略性改革创新,在航天型号发展、基础能力提高、发射试验设施完善以及武器装备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参加组织领导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大系统方案编制及立项、基础设施评审及建设等全面工作。1992年国家批准载人航天工程后,作为工程首任副总指挥,直接组织指挥了“神舟”飞船的全面首飞试验,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主要开拓者之一。

 

沈荣骏退出领导岗位后仍积极活动在与航天技术相关的学术领域,瞄准世界科学技术前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引领、组织航天及跨学科领域的多项创新学术研究应用并取得瞩目成果。

沈荣骏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总装备部首届创新贡献特等奖、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突出贡献奖,2004年、2010年分别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工程顾问,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院长,国防科技大学特聘教授,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海无涯苦作舟

 

多年来我亲历见证了共和国航天发展的全过程,我的命运与祖国航天息息相关,我热爱祖国的航天事业,我紧密关注着祖国航天的跨越式发展,航天早已成为我人生的永恒追求。”沈荣骏怀着对航天的深厚感情说出这番言简意赅的感言,因为沈荣骏的人生之路与中国航天事业同时起步,同时发展,同样辉煌。

 

 

1965年,在发射基地初露头角的沈荣骏受命独立编制导弹试验基地七年规划。他正确领会首长意图,凭借自己工作实践所了解、掌握的情况,立足于导弹试验基地的实际,将目光瞄向祖国的航天发展的远景蓝图,开创性地提出运用光学测量系统、单脉冲精密测量雷达、无线电连续波测速定位系统、飞行安全控制系统与远洋航天测量船相结合航天测量控制系统的整体构想。在当时,不仅可以满足近期航天任务的测控要求,而且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67年,国家批准了中国人造卫星的研制发射计划,沈荣骏在当时中国科学院原有方案上创造性地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在确保火箭、卫星初轨测量精度的前提下,增加了单站定轨技术方案,将测量站由18个精简为13个,使航天测控结构和布局更趋合理,既提高了可靠性又能满足不同倾角卫星测量要求的卫星测控通信系统总体技术方案。随后,沈荣骏又主持制定了卫星测控通信系统二期工程实施方案,完成了中、低轨道和返回式应用卫星测控网的总体研究设计;组织了C波段微波统一系统测量控制网的建设;针对远程导弹试验高精度测量技术要求,提出了有效的接力式高精度测量带布局方案。结果证明,这种测量控制的精度已经达到了国际航天测控的领先水平。与此同时,沈荣骏还提出: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与之配套的测控通信系统仅仅依靠设置在中国陆地的测控站是不够的,必须建立海上测量控制站。如果拥有海上测量控制站,不仅能够机动灵活布局设置,而且能够大大延伸测控跟踪距离,有效扩大测控覆盖面。实际上,自从沈荣骏在编制基地7年规划提出航天测量船以来,建立海上测控站的思路在他大脑中就一直没有停歇。机遇常常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测量船论证立项的时机终于来临。在方案编写阶段,沈荣骏主笔完成了一些总体论证报告,提出将导弹发射场测量船与卫星跟踪观测船合一为综合测量船的方案,为中央批准远洋测量船工程立项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工程论证与实施阶段,沈荣骏主持了综合测量船测控总体方案设计工作,解决了船位船姿和船体变形测量、船载设备稳定跟踪、电磁兼容和标校等重大技术难题,实现了海上浪涌动态环境下保证跟踪稳定与测控精度。1980年我国第一代远洋综合航天测量船“远望一号”、“远望二号”建成下水,填补了我国海上航天测控空白。沈荣骏随船出海乘风破浪远赴太平洋参加了中国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任务。当太阳从天边冉冉升起映照着远望号测量船,船上大型跟踪测控天线在阳光的折射下发出耀眼的光彩,当远望号测量船刺破海浪在太平洋上勇猛向前的时候,站在船首甲板的沈荣骏内心荡击着海浪般的阵阵激情与豪迈。愿望成为现实,梦想已经成真,他眼中天海连为一体的浩渺神奇景色正是在他们努力之下憧憬的秀丽画卷。

 

20世纪70年代初,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形成一个测控网”的概念,从那时开始,沈荣骏便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我国航天测控网的相关技术论证工作。他主持拟制的《我国航天测控网初步设想》首次全面、系统地描绘了中国航天测控网的基本构想。在此基础上,又完成了航天测控网的顶层规划和设计,进而在已具备测控通信能力基础上逐步建成了一个布局合理、工作协调、适应性强,能够满足多场区、多型号、多射向、多轨道飞行试验要求的导弹航天测控网,并且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航天测控的一网多用。20世纪80年代初,沈荣骏提议并主持建设的国际海事卫星北京跟踪测量站投入使用后,引起国际航天测控领域的极大关注,同时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测控技术已经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更上一层楼全无惧

 

19755月,沈荣骏被任命为航天测量与通信总体研究所副所长,六年后担任该所所长。著名无线电、航天测量专家、“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陈芳允当时与沈荣骏搭档担任副所长,他们之间虽然年龄相差20岁,但工作配合默契,成为忘年之交。陈芳允生前曾多次说:“沈荣骏年轻有为,是一位专家型领导,知识型发射指挥员。此人有大智慧,是个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硬汉子。”

 

 

 

198312月,上级一纸命令将沈荣骏调任国防科工委干部学校任校长。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航天发射、测控、通信领域一方面任务剧增,另一方面人才匮乏亟待培养。他受命于人才培养的特殊时期。他在校长任期虽然只有不到两年时间,但大刀阔斧抓科研、定规划、组队伍、搞建设,做出全方位开创性的建树,在学校的史册上留下了时代的印迹。

 

1985年,是中国军队“裁军百万”向着精兵之路阔步迈进之年。这年的初春,刚刚48岁出头、踌躇满志、年富力强的沈荣骏上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上任伊始,沈荣骏首先对具有特殊性质的航天发射、测控,核试验,常规武器试验和院校等基层部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他最简洁的想法就是要为基层办实事。沈荣骏认为:“国防科工委所属试验基地大都地处长期缺少社会依托、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的艰苦地区。为基层办实事关键要以科研试验部队持续稳固发展为出发点,要站在国防科研试验长远发展的高度做方案定规划。”为此,沈荣骏与时任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进行了认真思考,上报批准了在每个试验基地组建一个级别相对较高的技术部,把各个专业的技术骨干集中起来,为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具体困难,尽可能为他们排除后顾之忧。这一方案20多年一直沿用至今,可谓经受了历史的考验。

 

年按照中央军委的要求,成立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论证领导小组,沈荣骏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组织开展了技术、经济可行性的全面论证,编制了大系统技术方案及立项报告。同年国家批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计划,沈荣骏担任工程首任副总指挥,直接参与组织决策了由航天员系统、应用系统、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和着陆场

 

沈荣骏在中国载人航天实施过程中始终强调,要科学地按照系统工程的要求优化总体。他认为,我国经济技术基础还比较落后,搞尖端技术最好的办法就是优化总体,用比较落后的元器件、材料建立一个高精度、高可靠的系统。在完善中国航天测控系统方面,沈荣骏认为,必须加强对测控技术体制和方法的创新性研究,这是实现中国航天测控新的突破和跨越的关键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航天测控系统不断攀登新高峰。

 

伟业路漫漫仍需努力

 

 

19991120日凌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寒风凛冽,四周的灯光将漆黑夜色中的发射场照得如同白昼。沈荣骏已经在发射现场拼搏了20多个不眠之夜。此时,他站在发射塔架下默默不语,久久仰视着矗立在发射台上的火箭和飞船,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满怀深情,全部蕴涵在了他那双凝望发射场浩渺天空的眸子上。神舟一号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计划的首次飞行,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630分,调度指挥员的“点火”口令震天动地,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腾空而起飞向天际,环绕地球不断向地面发来各种数据。21日凌晨,载人航天地面指挥控制中心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341分,在太空中翱翔21小时后的神舟一号飞船满载着预期的科学试验数据,稳稳落在祖国大地预定的位置,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首飞获得圆满成功。这一喜讯令沈荣骏内心无比激动、无比兴奋。然而,飞船发射前长时间的巨大压力使沈荣骏身心疲惫,不仅体重直线下降了4公斤,颈椎压迫神经的老毛病让他半身疼痛,连抬起胳膊都显得很吃力。就在几天前,沈荣骏在发射场默默地度过了自己63周岁生日。

 

周岁,到点了,该退了。”曹部长对他只是微笑但未置可否。回到北京,沈荣骏住进医院。随后向曹部长再次提出辞职请求。曹部长说:“你得把人送上天再说吧?”沈荣骏恳切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按照我们的干部政策,我继续留在岗位上这么干下去不论从哪方面考虑都不合适,那样也会使现职领导没法干!所以我坚决要求辞职。”曹部长同意他离开现职但还要继续担任顾问。经报请上级批准,沈荣骏这一年离开了在任近

 

 

2007116日,浙江大学发出“发任〔20071号”决定:浙江大学成立航空航天学院,沈荣骏任航空航天学院院长。学院成立后,2007年将按大类专业招收50名本科生,并增加了相应的硕士点和博士点。121日,浙大举行了隆重的航空航天学院成立大会,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潘云鹤、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浙江省副省长金德水、浙大党委书记张曦等领导以及“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等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出席成立仪式。当沈荣骏从浙江大学校长杨卫院士手中接过聘书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学院将围绕国家及国防科研的重点需求,聚集航空航天领域的科研教学力量,力争用15年时间,把航空航天学院打造成为对中国航空航天领域研究起重要作用的科研教学实体。”

 

沈荣骏充分利用任职浙大航空航天学院院长、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兼职教授的机会,跟踪了解国家、军队和科研部门的需求,在装备指挥技术学院组织了数字地球三维立体显示技术的研究,制作了世界唯一的全月面可量测三维立体图;在浙江大学组织了可以广泛用于应急救灾、快速遥感等领域的高亚音速无人机立项,经过研制攻关,已完成三个架次试飞;航天电子研究所的微电子射频组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沈荣骏的大脑已经由航天延伸到用航天高科技向国家整体更广阔的领域范围展开战略思维。他心系航天、情系国防、默默奉献,在祖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发展的道路上未雨绸缪,在人生道路上再造辉煌。